筛选思维,随意选择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

人生是一场解题之旅,读书、恋爱、工作、结婚、买房……你解开一道道难题,会使人生越来越好。

不过解题之前,还有关键一步——选题。人生基本上就选题和解题两件事:先选题,再解题。好的人生当然是在每一个关键节点,既选对题,又解好题。如果你只是解题高手,却不是选题高手,那就可惜了,因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解对了题,但选错了题,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选错了题。正如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,不是你不行,而是你本可以。

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: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?我认为是做选择。

人这一生,其实是由无数选择构成的。大的选择比如去哪个城市读书、学习什么专业、和谁结婚、在哪个地方安家、进入哪个行业、追随什么样的老板、与什么样的人深交,等等;小的选择比如我今天看哪本书、听哪门课、要不要参加某个活动、是否与某个人聚餐、买哪个品牌的电脑,等等。

大的选择,小的选择,你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,所以你应该意识到,选择水平不同的人,哪怕起点差不多,最终的人生高度也会是截然不同的。会做选择的人,在人生这场“选择马拉松”中,会一步一步甩开大多数人。

多数人都在过一种随意选择的人生


我的标题为什么用“筛选思维”,却不用“选择思维”?其实,选择更类似于一个“决策动作”。比如下面这种情况。

你说:“我选择去A公司上班。”

我问:“你是从多少家公司里做的选择?”

你说:“没有没有。我从上家公司离职后,好朋友内部推荐我来这家公司面试。我感觉挺不错,就选择加入。”

这就是大多数人所谓的“选择”。

我的公司招人面试时,我都会指着简历上的任职经历问面试者:“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加入这家公司?”毫不夸张,绝大多数人的理由都很荒诞,比如:刚好我有同学在这家公司;朋友推荐我来;爸妈在北京,所以我毕业后就过来了;刚好看到这家公司在招聘 ……

有时候我都忍不住直接问面试者:“你不觉得你在选择工作时过于随意了吗?”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讲筛选思维:没有筛选,就谈不上选择。

什么叫筛选?我去搜索了这个词的基本含义,有两个:

一,利用筛子进行选种、选矿等;

二,泛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,比如经过多年的杂交试验,选出优质高产的西瓜新品种。

因此,筛选意味着你首先得有足够多的“备选”,否则就谈不上选择。

之所以说多数人的选择都是随意选择,就是因为他们的选择都不是从足够多的备选中“筛”出来的,他们大多是碰上什么就选择什么,我称之为“佛系选择”。比如:

刷朋友圈时,随便点开一篇标题吸引眼球的文章,就开始阅读;

晚上想看部电影,打开视频App,随便选了一部就开始看;

周末没事,想看会儿书,随手拿了本书就读了一下午;

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,于是随便买了几门课就开始听;

要换工作了,随便面试了两家公司,觉得差不多就加入了;

到结婚年龄了,随便选了个差不多的人就成家了;
……

这些选择的后果是什么?

你现在工作时流的泪,都是当初选公司时脑子进的水;

你现在婚姻不幸福,都是因为当初选对象时太随意;

你现在学习时觉得脑子不好用,都是因为当初选专业时没有用脑子。

随意选择的人生,不值得一过。

选择的代价——凡有选择,必有放弃

为什么做选择时必须筛选?因为选择是有代价的,任何选择都有成本。不过跟多数人想的不同,它最主要的成本不是时间成本,更不是金钱成本,而是机会成本,因为凡有选择,必有放弃。

你选择加入这家公司工作3年,等于这3年你放弃了其他公司带给你的各种可能性;

你选择跟这个人结婚并共度余生,等于这辈子你放弃了其他人跟你在一起的机会;

你选择跟A平台一家合作,等于你放弃了其他所有平台能给你的资源;

你选择今天晚上看这部电影,等于你放弃了其他电影影响你的可能性。

选择具有排他性、不可逆性,因为时光不能倒流,经历不能收回。选择的这种特性要求你:你做的每一个选择,都应该是你能选择的更好的那一个,你所放弃的都不如你所选择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章来源:《爆发式成长的25个思维模型》

 

 

首页
电话
留言反馈

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456号